简单来说就是洗米华现在都不敢再在内地出现了,至少不敢大庭广众之下堂而皇之的出现,只敢躲在澳门那边,而且是大手笔的放权,让手底下那些背靠财团豪门的小弟自立山头,说是跟他混的,其实早就另立山头听调不听宣,完全就成了唐中后期的藩镇割据。
毕竟这也算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收割方式,本身也确实是有市场需求,加上阿里那边本身确实也给一些新兴企业中小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,所以在浙省这边确实是很有市场。
别国内地了,就算是港台日韩,包括欧美,这样的体系势力都有存在,李长生自然是用不上的,但对于一般的草根富豪,本身没有牛逼圈子的,还真需要。
虽然代价很大,堪称割肉,但有时候你都快要活不下去了,就算知道这是慢性毒药,你能拒绝得了?
而且互联网金融的利息虽然比银行高,但也确实是方便,至少也是合法利息,本身并不违法,对于很多急用钱的普通人来说也很有利。
不过资本搞这些可不是真的为了大家都方便,本质上是想要割韭菜,因为很多年轻人并不理智,消费是冲动型的,很容易就会狼性消费,但本身的收入跟存款限制了他们的消费,可这样便捷利息貌似还能接受的互联网借贷一出,立马是彻底控制不住,然后各种超支负债,从此变成资深欠债人卑微打工人。
危害跟好处都很明显,好处是大幅刺激了消费,助推了一大堆跟消费挂钩的中小企业国产品牌,不少资本跟企业都会因这种透支未来的额外收益而获得强劲发展,这也是他们不惜借贷,宁愿承担高额利息也要疯狂借钱的原因,因为傻子都知道这种事无法持续,迟早会有一个尽头。
危害就是现在就把未来透支了,让无数年轻人背负上了十年二十年都不一定能还清的债务,很多都成了月初工资刚到手,月中旬直接还利息,然后开始新一轮借贷以贷养贷的悲催日子。
到时候别说买房结婚,能保证自己的正常开销就很不容易了,毕竟谁又能保证你的收入一直会增加,你的工作可以一直不出问题,某天只要是出现了一些问题,打断了本就很紧绷经不起一点风浪的脆弱资金链,大规模破产资不抵债信用违约就很常见了,美国的次贷危机跟之前几次经济危机不就是这样来的。
所以这也算是一种发展方式吧,李长生他们知道这中间的利弊跟危害,但更多的不是改变,而是利用这样的周期高抛低吸,成为最终的大赢家,这便是李超人每一次都能精准的提前发觉到危险,然后关键时候高位退出成功逃顶,在灾难过后低位接盘成功抄底的真正原因,因为他们才算是真正的庄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