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 崇祯的最後时刻(二)(2 / 2)
李双喜询问道:「那个杜勋怎麽处理?赏还是…?」
李自成一听这个名字,眉头微蹙,脸上露出厌恶的神情,思忖了一会。
李自成道:「这个人不留,他能背叛恩主崇祯以後也会背叛朕,杀掉。」
李双喜听到皇上的口谕後,单膝跪下,一拳碰地领命。
李双喜道:「臣领命!」
牛金星道:「吾皇有这麽个能干的儿子,是大顺之福,天下万民之福啊。」
李自成道:「呵呵呵,丞相说笑了,他还需要历练呢。」
刘宗敏道:「大哥,我正想杀他个痛快呢,想起以前被明军撵着炮逃跑的样子,我就不痛快,我非要杀他个鸡犬不宁。」
宋献策道:「将军,不可枉杀,我大顺初如京师如果枉杀,会不得人心的,那样不利於我们的统治。」
李岩道:「军师说的对,如果我们进京以後枉杀拷掠,那麽我们就在京师站不住脚了,清兵就有可乘之机,吴三桂可能就会转向投降满清。」
李自成道:「以後的事情再论,现在先拿下京师再说。」
众人齐声道:「遵命!」 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杜勋出城後不到一个时辰,大顺开始攻城了,申时还未过。
李双喜领一军老营的精锐三万人攻打彰义门,刘宗敏领一军老营三万人攻打西便门,李自成亲率十几万人在後面助阵,攻城开始了。
「砰…砰…砰…」
李双喜这边才刚开始放炮,守彰义门的内臣和三大营残兵就已经开城门投降了,李双喜喜笑颜开,亲率五千老营精锐骑兵入城门。
刘宗敏这边也才一放炮,西便门也开城门投降了,大顺军鱼贯入城门,锦旗层层叠叠移动着。
不到一个时辰,其他外城诸门也都不战而降,全部都打开城门投降了。
李岩骑着马一路追随李双喜进入外城,李岩看着投降的三大营残兵和内臣(太监)一个个都饿得面容消瘦的样子。李岩知道崇祯肯定是发不出军饷了,不然他们不会这麽快就投降的,李岩轻轻的叹了一口气。如果兵不血刃进京师最好了,这样大顺军的实力可以完整的保持的,以後对於多尔衮和吴三桂胜算就大了。
李双喜回头看着军师李岩,笑着道:「军事,你在想什麽?」
李岩道:「没事,臣在思考大顺军进入紫禁城以後的事情。」
李双喜道:「还能有什麽事情,他们全部都在想着进宫分女人分银子呢!」
李岩一听这话,微蹙眉头低下头,双手抱拳行礼。
李岩道:「还是听听皇上怎麽说吧。」
李双喜道:「对,听皇上的。」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刘宗敏骑着马站在三大营降兵面前,後面是一千老营的精锐骑兵守护着刘宗敏。
刘宗敏道:「你们为何不站而降?」
降兵道:「将军,我们肚子都吃不饱怎麽打仗?何况我们都是支持大顺军的,大顺万岁,大顺万岁。」
突如其来的降兵「万岁」声惊扰了刘宗敏坐下的战马,战马一扭头想要走开,被刘宗敏死死的拉了回来。刘宗敏用手拍拍战马的脖子,然後抚摸安抚战马。
刘宗敏道:「不怕,不怕,都是自己人,都是自己人了。」
宋献策骑马跟上来道:「快来人,发粮食给降兵,看他们饿得慌了。」
降兵:「我们真的是饿得要死了,从年初开始军饷就发不下来了,如果我们吃得饱可能不会投降的。」
降兵:「我们以後就跟着大顺效命了,只要有饭吃,我们的命就是大顺的了。」
刘宗敏拍着胸脯道:「哈哈,跟着大顺,有吃有喝有,还帮你们成家。」
降兵大喜道:「成家也帮吗?我已经三十好几了,因为家里穷还成不起家呢!」
刘宗敏道:「等天下太平了,大顺要建立一个人人可以吃饱饭的大顺朝,这才是朝廷应该做的事情呢!」
宋献策道:「将军说的好,天下是该换主了,大明腐朽不堪,百姓生灵涂炭,如果再这样下去,明朝王室的子孙就会越来越多,老百姓肩上的担子就会越来越重,那样下去的话,百姓迟早要反的。」
刘宗敏道:「说得好,想我一个铁匠,如果有饭吃谁还会造反啊?像皇上,以前不也是一个驿足吗?不…呸呸…我这张最该抽。」
宋献策哈哈笑道:「呵呵呵,皇上都管不住你这张嘴呢!」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李自成骑着战马立在十几万大顺兵阵前面,仰望着北京外城,心里是复杂的。想起以前自己当驿足的时候,为了领那一丁点工钱拼命的干活,结果还是被崇祯解雇了,如果崇祯不整顿驿站的话,今天就没有李自成这个大顺皇帝了,或许自己会一辈子老老实实当差为崇祯不停的传报军情吧。
丞相牛金星骑马走到李自成身侧,马头不敢和李自成齐平,看了一下大顺军先锋进入外城的画面,然後又望向李自成,在幻想着以後自己辉煌腾达的好日子,脸上露出了笑容。
牛金星道:「吾皇威武,明军不战而降,想那吴三桂不日也会投降我大顺。」
李自成道:「想那多尔衮也会拉拢吴三桂吧,如果吴三桂投降满清,以後的仗就不好打了。」
牛金星道:「皇上,何出此言?」
李自成道:「崇祯自尽的话,或许吴三桂就会以为君报仇为名号与我们对抗,这样一来吴三桂投降满清的可能性就很大了。」
牛金星道:「臣以为,吴三桂未必敢这麽做,我大顺比满清强大许多,他全家一定也在京师,吴三桂会权衡这些的。」
李自成道:「怎知吴三桂全家会在京师呢?」
牛金星道:「如果崇祯不控制住吴三桂全家在手里,他怎麽能放心让吴三桂在山海关带兵呢?崇祯不怕吴三桂投降满清或者大顺吗?」
李自成道:「是的,是的,但愿事情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吧。」
牛金星道:「我大顺一定会统一天下的,放眼天下谁有实力还能与我大顺抗衡?就算左良玉扶持南明的王室为新皇,左良玉是什麽人?他是我们的手下败将,躲在武昌都不敢出战了。」
李自成道:「那你觉得满清的实力怎麽样?」
牛金星道:「我大顺还没有和满清打过仗,但是我知道辽东地广人稀,清兵多次南下掠去二三十万人口,但估计总人口不是不足百万人,满清拿什麽和我们大顺打?」
李自成道:「那他们最多能出动多少兵力呢?」
牛金星道:「臣估计满清最多能出动五万兵力就不错了,如果出动十万人,那麽他们十岁的孩子和老头都要上战场了,呵呵,他们拿什麽和我大顺争天下?」
李自成道:「有一种人叫做疯子!」
牛金星道:「臣以为,满清虽然骑兵战斗力很强,屡败明军,但是他们识时务的话,听到我们拿下京师了,应该会来求和的。」
李自成道:「如果满清来求和,怎麽办呢?」
牛金星道:「臣以为,大顺可以来个缓兵之计,将辽东的一些土地划给满清,然後我们攻打吴三桂和左良玉还有张献忠的大西军,最後再调转枪头收拾满清。」
李自成道:「为什麽先打左良玉和张献忠呢?」
牛金星道:「吴三桂不是我们的对手,他要钱没钱要什麽没什麽,只有一座关卡而已,区区五万余人吧,粮饷没了崇祯的支持,吴三桂就会投降的。」
牛金星道:「臣以为,满清比左良玉和张献忠更难对付,而且满清地处东北,那里冰天雪地,地广物薄。一是与他们交战难度提高,他们大多是骑兵又熟悉地形,我们追也追不上,他们每次和明军交手,一旦不敌就溜之大吉。二是地广物薄,我们拿下那里也捞不着什麽油水,所以应该放到最後攻打他们。」
李自成道:「说的有道理,朕以为蒙古人也不是真的降服着大清,我们可以先帮蒙古脱离满清的统治,然後培养蒙古人先和满清打消耗战,最後我们抽出机会兵分两路一举拿下满清和蒙古。」
牛金星听完李自成的一番雄心壮志的豪语,顿时对李自成佩服的五体投地,坐在马上向李自成双手抱拳行礼,双眼充满崇拜的目光,因为李自成刚才的一番话,牛金星从来没有想过。
牛金星佩服道:「吾皇,高瞻远瞩,臣佩服至极,臣愿为皇上效犬马之劳,死而後已。」
李自成坐在马上,望着大顺军开进京师外城的景象,思忖片刻。
李自成道:「朕以後不但要征服满清和蒙古…还要征服倭寇…就连善战的广西狼兵也要征服…更要打出一个比元朝还…要…大…的江山…到那个时候…我许你们的子子孙孙去为我去镇守,天…涯…海…角…!」
牛金星再听见李自成的豪言壮语,惊喜万分,立刻下马跪伏於李自成战马脚下,然後慢慢的擡头仰望大顺皇帝。
牛金星缓缓道:「臣愿…肝脑涂地…在所不辞…吾皇…万岁…万万岁…」
这时,李自成身後的十几万大顺军,大喊起来,喊声此起彼伏,连绵不绝,阵容壮观无比。
大顺兵们喊道:「皇上万岁,大顺必胜,皇上万岁,大顺必胜。」
李自成听见将士们的呐喊,气血激荡,突然扬鞭,策马奔腾,登上一块土堆,这里的视线又比原来辽阔许多。
李自成扯动缰绳,使战马慢慢後退,又再鼓动战马向前奔腾,战马跑到土堆尽头见主人还不愿意停止,见土堆也不甚高,扬起马蹄,後蹄一蹬,飞跃了出去。
从京师外城的後面,阳光照射了过来,打在一人一马的身上,仿佛披上了金色的战甲,李自成的雄姿展现在十几万大顺兵眼前。
在空中,李自成一手紧抓马缰绳,一手抚摸战马的鬃毛,剑眉下的星目看一眼京师,再看一眼战马。
李自成自豪道:「乌龙驹…天下…就在眼前…随我进去吧…」
固若金汤的京师,当年在皇太极的铁蹄下都不曾被攻破,今日终於被李自成打开了,这个是一个王朝经历几百年後的必然结果吗?
华夏五千年历史长河,流淌过许许多多朝代,每个朝代的开始与结束,都是历史最震撼的时刻。